浅谈校园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流程
作者: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王水勤 摘要:本文结合笔者指导的校园电视谈话节目《青春对话》的制作过程,详细阐述了校园电视谈话节目前期 策划、中期执行、后期制作的具体流程,归纳出制作该类节目的一般规律。 关键词:校园电视 谈话节目 策划 执行 制作 电视谈话节目,在国外也称talk show(即“脱口秀”),在我国一般是以1996年3月开播的《实话实说 》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产生的标志。此后,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引进了谈话节目这一节目形态,越来越多的节目 类型采用了电视谈话的形式。在我国众多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不乏精品,比如《实话实说》、《艺术人生》、 《对话》等等。 随着一些大学校园电视台的开办,谈话节目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校园演播厅,《青春对话》是我院新闻 采编与制作学生从2007年起开创的一档校园电视脱口秀节目,借助校园电视台完善的制播平台,逐渐在实践 中探索出一套校园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与制作的操作模式。 一. 前期策划 推出一档校园电视谈话栏目之前,需要明确栏目定位、选拔出符合栏目风格的主持人、寻找合适的选题 然后撰写文案。 (一)找准栏目定位,凸显栏目个性 电视栏目定位是指一个电视栏目在策划阶段,对该栏目的功能、受众、内容、形式、风格等方面所做的 规定性。定位的本质是针对受众的心理特征,实现差异化的传播,准确、独特、清晰的定位意味着栏目自身 与其他栏目之间有了明显的区隔效应,能够在电视观众心目中占领与众不同的地位,使他们对栏目形成特定 的收视期待,从而不断提高栏目的收视效果,增强栏目的竞争力[1]。 个性是节目的生命,对校园电话谈话节目而言,也不例外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每周日晚间播出的《对 话》曾被北京青年报称为“最有品位的电视节目”,有人认为:它成功于分众时代,成功于节目定位在白领 与社会精英这个所谓的“强势人群”。《对话》自开播以来,一直秉承高端、前沿、新锐、求实的节目风格 ,拥有了稳定的观众群,并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占据着自己独特的难以超越的位置,成为中央电视台最 具影响力和核心品牌价值的王牌谈话节目。 创办校园电视谈话节目,目的在于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。显而易见,个性体现在编导、主持 人、受众(包括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)、嘉宾均以大学生为主,话题要围绕大学校园展开,节目的形 式与内容均应符合大学生的欣赏口味,既富有趣味性、活泼性、积极性,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。《青 春对话》在推出时就明确了栏目口号是“解读青春,对话成长”,风格为“活泼、睿智”,每期节目时长确 定在30分钟左右,主要立足校园学习和生活,来解析社会机遇与挑战,并共同探寻大学生的成长之路,随后 推出了第一系列节目:“我创业、我做主”,即以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主题,通过与大学生创业典型的对话, 试着给大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创业的思路和经验。 (二)选拔符合栏目风格的主持人 谈话节目主要是在主持人、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进行,通过三方的互动吸引电视机前观众的注意,带动 他们参与[2]。 主持人是大众媒介的中介者,作为节目和观众的代表与嘉宾进行交流,是节目的主心骨,在谈话类节目 中,主持人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栏目定位以及节目的特色必然要求主持人具有独特的风格,成为节目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固定的主持人和固定的样式、固定的风格成为一个成功谈话节目的品牌标志和外部质量 标准,也是为观众提供的一个信誉保证。 《青春对话》创办之初,一开始对节目主持人提出的要求是:“具有一定的亲和力,较强的现场调控能 力以及良好的即兴发挥能力”。在对主持人的具体选用中,我们进行了摸索和尝试,在第一系列关于“我创 业、我做主”的节目中,我们用了4 位不同风格的主持人,他们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展现出的利弊让我们对该 栏目主持人的选择有了愈发清晰的认识。 在校园电视谈话节目中,主持人首先需要对谈话思路有总体的把握,既能够高屋建瓴,同时又融身其中 ,在与嘉宾的交流中,他引导嘉宾按设定的思路走下去,把嘉宾的故事展现给观众。其次还必须是一个优秀 的交流者,要能捕捉到嘉宾和观众在交谈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,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和随机应变能力,拥有独 特的人格魅力,能够为嘉宾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由的谈话场。其次要做倾听者,倾听嘉宾的心声,理解和把 握嘉宾谈话的要旨,同时要恰当地运用非语言传播。所谓非语言传播,是指人们之间不用语言而进行的传播 ,形成的主要因素有:目视(对他人身体与面部的注视程度)、嘴唇(尤其与注视有关的笑容与怪相)、姿 势(比如坐姿的前倾或后仰)、手势(谈话时的手臂动作)、倾斜(身体倾向谈话对话)、身体距离(如站 得离他人太近或太远)、气味(包括香水)、皮肤(包括色素沉着、光泽与肌理)、头发(包括长度、质地 与式样)、衣服(尤指时装)等 [3]。具备以上条件才会给观众一种舒适、清爽、随意的感觉,使主持人个 人的风格与栏目的风格融为一体。 |